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新书小说>初唐风流>第14章 半年

第14章 半年(第2页)

“真没有,赶紧滚,老夫看见你都心烦,还不如回去好好写你那《春秋》读后感。”

“就快写完了,就快写完了,读书人的事情,不能叫拖稿。”宇文禅听见这个,赶紧跑出去了。

宇文禅这段时间正在干一件大事,之前他已经将《左传》通读过许多次,如今他正想以战争为切入口做一篇战论出来,本想写完之后再交给孔颖达看的,可是这老小子有时候也是个没正形的,一次偶然的突击检查便现了他的草稿,还饶有兴致地读上一番。

读完之后,宇文禅在文中用过的后世的一些战争思想深深地震撼到了孔颖达,虽然作为一个儒生,他并不清楚这种战论是否正确,可是就他自己的理性判断来说,这实在是一篇讲得非常透彻的文章,令他都有些拜服,不得不感叹实在是术业有专攻,自己可能在儒学方面胜过他,可是自己在战争层面的了解还不如这个徒弟。

难怪当初袁天罡在分别的时候说,要让自己再找那个人来教教宇文禅了,如果不开他在这方面的天赋的话,孔颖达都觉得是浪费了天赋。

日子还是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宇文禅始终想要下山去后世传说了许久的长安城中看看。在后世记载中,隋唐时期的长安城可是一座人口过百万的世界头号城市,里面各种异域商人奇珍美女络绎不绝,虽然如今是战乱年代,可是长安并没有直接受到战争的波及,想来繁华的景象应该是不差的。

可是孔颖达从不允许宇文禅下山,无论是单独下山还是和他一起下山都不被允许,这也是袁天罡交代的。

其实宇文禅明白袁天罡的意思,如今的长安城中还有许多隋朝的贵族,伴随着大隋改弦更张为大唐,虽然皇帝换掉了,但其实很大一部分中央官吏无非就是换个老板罢了,该怎么上班还是就怎么上班,根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毕竟都是领工资,给谁打工都差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宇文禅,或者说曾经的宇文禅师,作为南阳公主和宇文士及的独子就非常危险了。

他并不像是他爹宇文士及这样的已经投诚的前隋故人,宇文士及甚至还是带着一定的权力和兵马来投诚的原始股东,当然要优待,还要作为模范来做宣传。

而宇文禅师,自从江都那边的消息传来之后,天下人都知道他与南阳公主和萧皇后一同被软禁都不曾投降,更是直接死在窦建德军营里,他的死对于各方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毕竟他是一个同时身负隋朝杨氏皇族血脉和北周宇文皇室血脉的男子。

一旦宇文禅下山,被大唐长安街头的某一个官员认出来,对于他自己来说,绝对是一件灭顶之灾。

其实,关于这件事,袁天罡离开前曾经和宇文禅深入地交流过,他表示其实救命之恩不用还的,只要宇文禅去了长安,主动投诚回到宇文士及身边,他们之前的一切纠葛自然就会了断。

可是宇文禅并不愿意,毕竟在南阳公主那里已经吃了大亏,他现在已经完全不想要将自己的生死交托在别人手中,他要让自己强大起来,无论是通过孔颖达还是袁天罡的关系入仕都可以,他甚至可以接受从最基层干起,甚至只要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他愿意作为一个平民度过一生。

虽然这样会让自己错过波澜壮阔的唐初的各种重大事件,但是至少自己的小命是安稳的。

伴随着宇文禅的拒绝,袁天罡也只是笑笑,说着,他们二人的因果正式定下来。

所以,这半年宇文禅一直安稳地待在终南山上不曾离开一步,作为一个少年,他确实是非常想要下山的,可是碍于袁天罡的嘱咐,最终也只能过着这种类似禁闭的日子。

虽然宇文禅自己不能下山,可是孔方经常要下山去采购一些东西回来,孔颖达有时也会去长安走亲访友,他们回来之后也会给他说上一些当今天下局势。

这半年,大唐作为一个新政权,在一片大好的局势下,终于遇到了挫折。

孔颖达今年八月从长安访友回来之后告诉宇文禅,如今窦建德、王世充和刘武周等北方势力大多跟东突厥保持联系,尤其是窦建德,直接向东突厥始毕可汗称臣纳贡换取其帮助。

不过窦建德毕竟是在河北,与关中相去甚远,如今对于大唐最大的威胁是山西的刘武周,刘武周本是大隋的一个小官,如今在山西起兵,在突厥的支持之下声势极大,已经直接威胁到了大唐的龙兴之地晋阳。

要知道,晋阳是李渊的基本盘,真正的大本营,若是晋阳被刘武周攻克,对于大唐来说简直是极大的打击。毕竟自己老家虽然很穷,可是被人抄了老家还是一件很伤士气不太吉利的事情。

可是不知为什么唐皇李渊派了齐王李元吉率军应战而不是之前战功卓着的秦王李世民。

听说齐王李元吉带着之前屡战屡胜的五万步卒开赴山西前线,刘武周这临时拉起来的军队,即使有突厥的帮助,想来也不是这五万精卒的对手,毕竟这可是李渊在晋阳经营二十多年的几乎全部家底,去年李世民正是带着这支精锐部队一路打到了长安,立下了大唐的基业。

其实宇文禅大概能猜到李渊的心态,当前大唐大半的江山都是二儿子秦王李世民打下来的,导致群臣众将只知秦王而不知圣上,更遑论李建成这个太子了。

他立李建成为太子,可是太子威望不足,甚至李渊自己的威望都比不过李世民,于是,他只能雪藏李世民。

但是李建成的能力确实不如李世民,加之太子不宜亲自率军出战,他便只能派李建成一派的李元吉出战。

于是,李元吉带着大唐的大半家底,准备去拯救大唐的龙兴之地了。

宇文禅对于这段历史并没有记忆,毕竟历史如此浩大,自己不过是一个学生,这些历史上的大事件在历史书上也不过只是一个细枝末节。

但是他猜得到,平庸的李元吉会被打败,甚至有可能会把大唐的精锐士卒败掉大半!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他自己也将由此正式进入历史舞台。

书友推荐:
书友收藏: